|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 
 5月17日  | 
 8:15-8:45  | 
 开幕式 
主持人:周歧海教授(广西动物学会秘书长) 
1.       广西动物学会理事长周善义教授致开幕词 
2.       桂林理工大学吴志强副校长致辞 
3.       曹文宣院士致辞  | 
   
  
  
  
  
  
  
图书馆报告厅 
   | 
| 
   
  
  
  
上午  | 
 8:45-9:00  | 
 合影  | 
| 
 大会报告:主持人:何舜平研究员、胡慧建研究员 
报告25分钟,提问讨论5分钟  | 
| 
 9:00-9:30  | 
 高黎贡山蜘蛛分类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彭贤锦)  | 
| 
 9:30-10:00  | 
 基于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的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重要研究发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纬)  | 
| 
 10:00-10:30  | 
 淡水珍珠贝高效生态养殖的一些思考(南昌大学洪一江)  | 
| 
 10:30-10:40  | 
 茶歇  | 
| 
 10:40-11:10  | 
 猴、猿、思考人性的起源(中山大学张鹏副教授)  | 
| 
 11:10-11:40  | 
 蜥蜴的捕食模式及鳄蜥的相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武正军)  | 
| 
 11:40-12:10  | 
 红耳龟盐度耐受及渗透压调节途径(海南师范大学洪美玲)  | 
| 
    | 
    | 
    | 
    | 
| 
   
  
  
  
  
  
  
  
下午  | 
 主持人:彭贤锦教授、吴小平教授 
报告15分钟,提问讨论5分钟  | 
   
  
  
  
  
  
  
图书馆报告厅 
   | 
| 
 14:00-14:20  | 
 鄱阳湖越冬水鸟行为生态学研究(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戴年华)  | 
| 
 14:20-14:40  | 
 西藏白蚁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大学王建国)  | 
| 
 14:40-15:00  | 
 九龙江森林公园白鹇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王德良)  | 
| 
 15:00-15:20  | 
 “踏脚石”、”避难所”、“扩散流”: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扩散的时空特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  | 
| 
 15:20-15:40  | 
 马来穿山甲的繁殖参数(华南师范大学吴诗宝)  | 
| 
 15:40-16:00  | 
 黄鳝营养需求(江西农业大学周秋白)  | 
| 
 16:00-16:10  | 
 茶歇  | 
| 
 16:10-16:30  | 
 脱离杜鹃巢寄生后宿主的卵识别与卵色变异—基于大陆和岛屿种群的比较研究(海南师范大学杨灿朝)  | 
| 
 16:30-16:50  | 
 Behavioural adaptations to minimize sexual cannibalism during reproduction in the funnel-web spider Hololenacurta(井冈山大学肖永红)  | 
| 
 16:50-17:10  | 
 破碎化生境中食果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传播机制(河池学院原宝东)  | 
| 
 17:10-17:30  | 
 基于红外触发照相技术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调查成果初步报告(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程松林)  | 
| 
 17:30-17:50  | 
 基于线粒体基因和形态特征的竹蝗属和雷篦蝗属系统学研究(河池学院李晓东)  | 
| 
 17:50-18:10  | 
 珠海东澳岛人工鱼礁区鱼类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研究(淇澳-担杆自然保护区安东)  | 
| 
 18:10-18:30  |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IAP) from freshwater pearl mussel,Hyriopsisschlegelii(南昌大学吴娣)  | 
| 
 5月18日  | 
 研究生分组报告 
报告10分钟,提问讨论5分钟  | 
| 
 第一组:公共教学楼教九楼9308D教室 
主持人:戴年华研究员、杨道德教授、张鹏副教授  | 
| 
   
  
  
  
  
  
  
  
  
上午  | 
 8:00-8:15  | 
 草鱼CRFB1和CRFB5的克隆、鉴定(南昌大学陈华蓉)  | 
| 
 8:15-8:30  | 
 广西茅尾海红树林潮沟仔稚鱼多样性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桂林理工大学常涛)  | 
| 
 8:30-8:45  | 
 湖北石首麋鹿种群夜间卧息行为和卧息地选择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池)  | 
| 
 8:45-9:00  | 
 漓江上游鱼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桂林理工大学朱召军)  | 
| 
 9:00-9:15  |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示范调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王海燕)  | 
| 
 9:15-9:30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弄岗和花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对比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施泽攀)  | 
| 
 9:30-9:45  | 
 中美散白蚁系统发育研究比较(江西农业大学邓锋)  | 
| 
 9:45-9:55  | 
 茶歇  | 
| 
 9:55-10:10  |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晏玉莹)  | 
| 
 10:10-10:25  | 
 重金属刺激下草鱼肾细胞(CIK)自噬现象的研究(南昌大学衷彬)  | 
| 
 10:25-10:40  | 
 城市化对长沙市区城市公园繁殖期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胡君梅)  | 
| 
 10:40-10:55  | 
 利用DNA条形码识别江西省蚋科昆虫(江西农业大学王强)  | 
| 
 10:55-11:10  | 
 草鱼干扰素调节因子2对干扰素及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转录调控(南昌大学谷美慧)  | 
| 
 11:10-11:25  | 
 云南地区大白蚁属Macrotermes种类调查与分子鉴定(江西农业大学刘延胜)  | 
| 
 11:25-11:40  | 
 2013年湖南浏阳大围山两栖动物监测报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炳贤)  | 
| 
 第二组:公共教学楼教九楼9306D教室 
主持人:周善义教授、缪伟教授、杨善朝教授  | 
| 
   
  
  
  
  
  
上午  | 
 8:00-8:15  | 
 斜纹夜蛾YBP对温度变化表达差异分析(江西农业大学苏添龙)  | 
| 
 8:15-8:30  | 
 池蝶蚌C型凝集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南昌大学陈永玲)  | 
| 
 8:30-8:45  | 
 中国蚁属16种的DNA条形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陈媛)  | 
| 
 8:45-9:00  | 
 不同水域水体水质与三角帆蚌生长率关系的研究(南昌大学胡蓓娟)  | 
| 
 9:00-9:15  | 
 池蝶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南昌大学刘国凤)  | 
| 
 9:15-9:30  | 
 池蝶蚌亲环蛋白家族(Cyp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分析(南昌大学罗春)  | 
| 
 9:30-9:45  | 
 Immune defense and metabolism of two ferritin subunits from freshwater pearl mussel,Hyriopsisschlegelii(南昌大学舒轻朝)  | 
| 
 9:45-9:55  | 
 茶歇  | 
| 
 9:55-10:10  | 
 磁珠富集法筛选池蝶蚌微卫星分子标记(南昌大学陶然)  | 
| 
 10:10-10:25  | 
 池蝶蚌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特征及其对Hela细胞的凋亡效应(南昌大学王诚远)  | 
| 
 10:25-10:40  | 
 池蝶蚌FEM-1蛋白原核表达及在性腺中的定位(南昌大学熊文芳)  | 
| 
 10:40-10:55  | 
 池蝶蚌细胞色素P450酶的解毒功能研究(南昌大学侯喜洋)  | 
| 
 10:55-11:10  | 
 褶纹冠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及蛋白活性分析(南昌大学曾明玉)  | 
| 
 11:10-11:25  | 
 中国蚌螨属主要种类线粒体基因和食性分析(南昌大学戴文娟)  | 
| 
 11:25-11:40  | 
 Spiders of the GeneraHitobia andMimetus from Gaoligong mountains (Araneae: Gnaphosidae, Mimetidae)(湖南师范大学王成)  | 
| 
 上午  | 
 11:40-12:00  | 
 闭幕式主持人:武正军教授 
1.     周岐海教授做会议总结报告 
2.       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报告颁奖  | 
 图书馆报告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