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桂工 > 正文

媒体桂工

    中国日报网链接: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505/26/WS68341342a310205377034f72.html

    在桂东群山环抱的钟山县公安镇中心小学,桂林理工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孙鹏在电子白板上轻点AR课件,让杜甫的三维影像与窗外苍翠的山峦共吟《绝句》。这位来自千里之外的“安徽娃”,正以情为舟、以智为楫,在壮乡山水间书写着跨越时空的"山海对话"。

    山海课堂:云端架起知识天梯

    面对层峦叠嶂对教育资源的天然阻隔,孙鹏用科技之钥打开了认知的藩篱。他将城市教育改革的"海浪"引入深山:AR技术让古诗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与教室外的喀斯特峰林遥相呼应,利用AI搭建的“未来照相馆”生成的"未来教师""未来科学家",在留守儿童眼中投射出突破群山的希望之光。数字教具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承载着知识海洋的诺亚方舟,当作文题目化作探险游戏的通关密语,原本安静的课堂爆发出阵阵惊叹。通过多媒体课件与互动游戏的有机融合,他带班的语文平均分在最近统考中跃居全年级前列。

    山海连心:暖流浸润童真岁月

    “每个孩子都是山海相逢的星辰。”孙鹏创新实施“五个一”关爱工程:每日一次课间谈心、每周一封表扬信、每月一次家访、每季一次集体生日、每年一次成长记录。面对内向学生,孙鹏在教室设置“勇气加油站”,为主动发言的学生盖卡通印章;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害羞的孩子扮演“不说话的大树”逐步融入集体。曾连续两个月陪伴自卑女孩小欣练习朗诵,当自卑的小欣在朗诵比赛中夺魁时,她眼里的光芒,恰似山海相逢时激荡的浪花。

    山海记忆:时光胶片镌刻成长

    孙鹏的摄像机里,200G的"童年图谱"正在生长。晨读时晃动的银饰、跳皮筋扬起的红领巾、摔跤后倔强的小脸,都被他剪辑成会呼吸的时光标本。每月末的成长纪录片放映会,孩子们在特写镜头里发现:为留守儿童设计的“高铁圆梦行动”,让时速300公里的动车载着山里娃穿越隧道,亲眼见证课本中的“甲天下”山水。那个躲在角落的"小鹌鹑"何时变成了神采飞扬的"小百灵",那些怯生生的方言何时化作了字正腔圆的诗朗诵。这些影像档案,既是山与海的对话录,更是生命拔节的刻度尺。

    山海接力:青春潮涌润泽乡野

    从江淮之滨到八桂群山,孙鹏用青春书写着新时代的教育答卷。他的支教故事是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基层的缩影。12年来,该校累计派出53名志愿者赴广西钟山县支教,浇灌出50000余课时的知识绿洲。在桂林理工大学"教学+帮扶+赋能"模式的持续深化中,越来越多山区孩子正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轨迹,当AI技术遇见壮乡山歌,当元宇宙课堂碰撞瑶绣非遗,新时代的"山海协奏曲"正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完)

    下一条:【中国网】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