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桂工 > 正文

媒体桂工

    本报记者 罗 琦 本报通讯员 叶 昊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依托课程、载体、活动、竞赛四大平台,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课程改革夯实“双创”教育

    学院结合各专业学科特点,低年级学生以创新教育为侧重点,高年级学生以创业教育为侧重点,分年级分层次开展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2级化工卓越班张英明同学坦言,正是大二时所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带领他走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殿堂。如今,他成功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其申报项目参加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校级特等奖并成功晋级区赛,项目成果被编入了第七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汇编B类项目。

    载体建设优化“双创”服务

    开展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训的重要举措,去年,该院从学校争取5万元专项资金、划拨专用场地近200平方米,初步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分中心建设。

    依托分中心,学生项目申报后可入驻并进行项目孵化,学院积极调动各种资源,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大赛提供支持。2013级化工班学生钟寒阳,就借助孵化分中心的强有力支持,依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其《互联网+校园手机助手APP平台》项目荣获广西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应化13-2班郑喜程同学申报了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推进之初曾遇到许多困难,在孵化分中心的支持下,他们通过到相关行业调研、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研发方向,制定硬件设计方向和软件开发目标,其申报的《太阳能声光控人体感应LED照明灯》项目成为广西高校唯一进入全国30项决赛的项目,并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智慧城市”专项赛二等奖。

    系列活动营造“双创”环境

    学院把“双创”融入育人的每个环节。201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4届“化生学院科技文化节”,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去年第四届科技文化节上,凭借参观实验室、寻找“桂工柯南”、running花生米、3DMAX大型视频制作大赛等活动,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全员培育学生“大创”能力的浓厚氛围中,学院涌现出一大批有卓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子。吴丽丹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在学院科技育人、双创育人的浓厚氛围中,参加了各类科技赛事,荣获“三井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及华南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MATLAB创新奖及广西区一等奖等,并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她始终铭记爱因斯坦的经典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科技竞赛提升“双创”水平

    把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利器”, 并坚持科技竞赛与教学相互渗透,以竞赛带动教学,相互融通,汇聚合力,使科学竞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平台。

    化工12-3班学生游立与其项目组成员去年共同经历了一次“化工设计大赛”的洗礼。通过备赛,他们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完成了项目生产工艺选择及完善、可行性评估、厂区选址、厂区布置、工厂运行经济核算等关键环节设计。大家还学习运用CAD制图等软件进行工艺流程绘图,运用3DMAX、PDMAX等软件进行工厂车间三维布置,同时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对工厂生产工艺运行参数进行模拟。最终,他们荣获广西区赛一等奖和全国赛二等奖。

    上一条:光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我校自强女孩黄翠娟事迹

    下一条:光明日报:一所大学的“扶贫担当”——桂林理工大学定点扶贫工作纪实